7月26日,学校召开“十五五”体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陈佩杰、高峰,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方千华、漆昌柱、汪晓赞、王国祥出席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清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并致开幕词。体育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会。

李清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学科评议组的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当前正值我校编制“十五五”规划,深入推进“四个提升”工程的关键时刻,学校通过实施学科影响力提升工程,构建与国家战略同频、与区域发展共振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贡献度,有力支撑“建设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体育学科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以体医工融合为突破口,打造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和足球发展振兴的体育创新极,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连大智慧。
体育学院负责人向与会专家汇报了体育学学科建设情况,全方位展示了学科建设成效与未来发展规划。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体育学科“十四五”期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特别是在运动健康促进、体教融合实践等特色领域的积极探索。
专家在对大连大学体育学科近年来建设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体育战略和学科前沿,对我校未来五年体育学学科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战略性的指导建议。围绕体育学院即将启动的“十五五”学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专家团建议进一步明确优势与特色方向,特别是在国家和地方急需的体育人才培养、运动健康促进、智慧体育应用等领域寻求重点突破;基于“小而美、美而精”的特色学科发展路径,强化体育与医学、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催生创新成果;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优化师资梯队结构,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鼓励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依托大连足球青训人才优势,积极探索足球人才“3+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力;继续坚持“小球走出去,大球引进来”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国际化办学特色,依托国际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特有的国际合作资源,加快建设国际化的足球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国足球领域“卡脖子”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培育和产出代表性成果。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正分类推进高校改革,高等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地方院校应积极探索学科建设差异化发展路径,在当前我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连大学体育学科需勇于革新,精准定位发展路径,打破学科壁垒,充分挖掘优势潜力,一定能够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及地方经济社会进步贡献强有力的体育智慧和力量。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连大学体育学科向科学规划未来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全面提升内涵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校将积极推动“十五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行动,推动体育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